随着全球贸易的迅猛发展,货物的国际物流运输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而在货物运输中,不同的交货条件将直接影响买方和卖方的权益和责任。其中,DAP (Delivered at Place) 和 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 这两种交货条件备受关注。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本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解析。
一. 什么是DAP / DDU?
DAP 和 DDU 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交货条件,它们定义了货物应该在何时何地由卖方交付给买方以及由谁承担相关的费用和风险。其中,DAP 是2010年《国际商会货物销售合同通则》中的新术语,取代了2000年版本中的 DDU 条款。
在 DAP 条件下,卖方需承担货物运输至指定地点的一切风险(未完税交货),并交由买方处置。货物交由货代操作,但需其安排送货,不需要货代安排清关。而 DDU 则是货代安排双清到门的未完税交货条款。
二. 两者有什么区别?
尽管 DAP 和 DDU 在实际操作中都是由卖方承担货物运输风险,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重要的区别。
首先,DAP 条款的前提是货物已经被卖方运往买方指定的目的地,而 DDU 则是指卖方要将货物直接运至进口国国内指定地点。其次,DAP 条款下货物的卸货要由买方自行承担,而 DDU 条款则要求卖方负责将货物从运输工具上卸下,并交到达指定位置。
最后,在海关手续上,DDU 条款要求买方自行办理所需的所有手续,包括取得任何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和文件,以及在需要时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所有海关手续。而在 DAP 条款下,卖方需要承担在货物交付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综上所述,DAP / DDU 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提、卸货和自担风险等方面。在签订合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交货条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损失。